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分类: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894
  • 国内刊号:  11-1087/F
  • 期刊定价:    ¥1080
  • 起订时间:   2024年12月
  • 创刊:   1984
  • 周期:   月刊
  • 出版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发行:   北京
  • 语言:   中文
  • 主编:   李平
  • 邮发:   2-745
  • 库存:   999
  • 邮编:   100732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出版地方:北京
        • 快捷分类:经济
        • 国际刊号:1000-3894
        • 国内刊号:11-1087/F
        • 邮发代号:2-745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简介

      •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是1984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学术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作为国内惟一兼具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两学科的中央级刊物以及中国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本刊在我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本刊在线订阅限时优惠价1080元

      杂志文章特色

      • 本刊立足中国当代国情,着眼世界学术研究前沿,针对经济社会问题,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两个学科的角度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动向,及时推介及反映两学科适用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坚持倡导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鼓励学术争鸣和观点交锋,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发表兼备原创性及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论文,长期忠实地为关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事业进程的各界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服务。 

        自创刊以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始终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顺应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形势,关注中国社会重大经济现实问题,积极更新研究主题热点,密切关注前沿科研进展,并严格实施三审流程、坚决执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切实提高期刊质量与水平,被公认为最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本刊又取得了长足进步,曾经多次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目前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基本奠定了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一流期刊地位,在国内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甚至在国外相关领域,已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良好学术声誉。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栏目设置

      专稿,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专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专论,中国经济重大问题,学习研究二十大精神专题,迎接二十大专题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研究目标:总结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厘清其对宏观经济增长、劳动就业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就人工智能热潮下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演进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应对思路和建议。研究方法:以前沿文献和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整理和趋势分析,就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分配可能受到影响进行情景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和创造性四项技术-经济特征,能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高质量增长,而其自身规模壮大也有助于增长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推进中,替代效应与抑制效应作用下就业总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但结构性冲击不可避免。中间层岗位容易被替代,就业结构将呈两极化趋势;伴随结构调整,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将降低,被替代行业中教育和技能水平较低、年龄偏大人群所受损失最大,并扩大收入差距。劳动成本攀升将加速人工智能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JP2]但岗位结构与年龄构成错配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相叠加,可能在中短期内造成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扩大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研究创新:归纳提炼出新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对增长、就业的作用机制,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推演预判。研究价值:及早警示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产业政策、行业规制、社会保障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蔡跃洲,陈楠

      摘要:研究目标:揭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趋势与提升动能的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比2000年提升了23.2%,但比2010年有所下滑,比2012年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呈现内在结构构造的强缺口性、质量因子优化的非齐次性和内在结构运行的不平稳性等三大特征。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第一因素是经济性质量,第二是负面性质量,第三是协调性质量,第四是创新性质量,第五是有效性质量。然而,在“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性质量却变成了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有效性质量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微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创新性质量、协调性质量、负面性质量则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增长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好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创新: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中引入了本源性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协调性和负面性;采用均方差赋权法与专家咨询法组合赋权,并与达优指数法相结合构造综合指数算法模型,采用结构分析法构造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因素贡献分解模型。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变迁的动能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有效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作者:朱子云

      摘要:研究目标:结合TOPSIS方法与灰色关联理论对2004~2015年中国省际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分析其分布动态与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传统Markov链分析方法对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定量刻画,最后利用OLS方法对其动力机制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其整体持续提升,推进速度较快;整体相对差异呈“扩大—缩小”交替变化趋势,但以缩小为主,地区间相对差异是主导地区相对差异主要来源,绝对差异基本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进规律;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地区差异渐进式动态演进,并趋向缩小。研究创新:对省际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揭示其地区差异及其来源,并对分布动态演进分析,还对驱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价值:对客观评估省际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为缩小地区差异和寻找发展动力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赵磊,方成

      摘要:研究目标: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的异质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生产分解模型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进行测度,再使用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估计。研究发现:全球各国价值链嵌入程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国家间分工合作更加密切。另外,实证发现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对其影响具有差异化表现。研究创新:基于国民经济生产活动角度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个维度出发测算了各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维度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价值:对于我国制造业如何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王思语,郑乐凯

      摘要:研究目标: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运用空间杜宾(SDM)模型对2003~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提升了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但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却产生了抑制作用,且该影响效果因生产性服务行业和城市规模等级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创新:从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增长效率、节能减排、成果分享等方面系统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及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并从行业及城市规模异质性视角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价值:为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曾艺,韩峰,刘俊峰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